相传八峒瑶山的会仙桥头,很久以前长了一棵会唱歌的榕树,日夜唱着优美动听的瑶歌。时间久了,会仙洞里的萨香老祖嫌它聒噪,一斧头将榕树砍倒,扔进河里。从此鱼儿吃了榕树叶了,学会了唱歌;鸟儿啄食了飘在水上的榕籽儿,也学会了唱歌,一个叫细崖的打鱼人发现了鱼肚子里有歌,就把歌装到箩筐里,挑向七宝龙图,九百贯峒去。不料挑到兰峒桥上扁担断了,满锣的歌撒到桥面和河里。有的被鸟衔飞,有的被风吹散,有的被水推走。抓到一把歌的人,就成了著名的歌手。吹散的歌被瑶民们吸到了肚里,所以瑶族自古以来歌多,人人会唱。
凡是从寨子来的男女青年,要村寨的见面就和他对歌。姑娘来,小伙子就上前对歌。小伙子来,姑娘就上前对歌。接待客人也是这样,客人进门先唱“赞歌”,称赞这个家庭的兴旺发达,称赞主妇的贤惠能干。主人就致“谢歌”,表示谦虚。对过歌子后,就热情地请客人喝茶抽烟。吃饭时拿出桐禾糯米酒,让客人吃得酒醉饭饱。晚上又请他参加寨子里的歌堂。好歌手,无论走到哪个寨子去都会受到最丰盛的招待。成年男子要是不会唱歌,那就很难找到爱人。生理上有缺陷的青年只要有满肚子的歌,姑娘们也会跟他相爱。
峒歌的形式多种多样,主要的分“随口答”、“烂口讽”、“祝祷词”三种。劳动和迎宾客时,随编随唱,有感而发,因此称“随口答”,字数不等。
嫁娶
传统婚俗,礼仪繁琐,有提亲、订婚、报期、迎亲等程序。男女择定对象后,请媒人去女方提亲,叫说媒。女方父母同意,就开具生庚八字(即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),由媒人转交男方,给算命先生推算,双方八字相合,就算有缘,于是备衣料、酒肉等礼物,连同庚书择吉日送往女方。庚书一式两份,各执一份,作为定婚凭证,叫换庚。待到结婚年龄,由男方择定婚期,备衣料、酒肉(数量依家境而定),向女方报期,叫送日子。女方同意后,即准备嫁妆,等待迎亲。迎亲礼仪隆重,新娘坐4人抬的花轿,若干亲人送亲,由两个儿童提灯笼火把前导,后面跟着抬嫁妆、花轿和送亲的队伍,一路鞭炮不断,鼓乐齐鸣。新娘身着大红新衣,头顶红巾,到男家下轿时,由两个接亲妇女搀扶,过堂屋门坎时,必须踏烂预先放好的一片瓦。接着,新郎新娘同拜天地、拜父母、拜媒人和亲友,然后送入洞房。受拜者馈赠礼钱。随即开席,宴请亲友。晚上闹洞房,喝抬茶。第二天(也有在当天的),女方小舅子接新婚夫妇去女方探亲,拜见岳父母,当天返回,叫回门。
新中国建立后,迎娶礼仪逐渐从简,坐轿改为步行、乘车。有的举行集体婚礼,有的旅游结婚。80年代以来,社会上出现攀比之风,大操大办时有所见;而有些地方则成立红白喜事理事峨娜助从简办理婚丧事宜。
生育寿诞
生育孕妇分娩,要向娘家报喜:生男,送雄鸡一只,书一本;生女,送母鸡、剪刀和尺子各一。娘家用胡椒、红糖、鸡等回礼。婴儿出生三日,办“三朝酒”,娘家送小孩衣、裤、帽等物;亲友送布料祝贺,叫“打三朝”。婴儿满月,剃除胎发,去外婆家住3-5天,叫“移窝”。
70年代以来,由于推行计划生育,对产妇“坐月”尤为重视,不满月不出大门,以避风寒。多吃鸡、肉、蛋等营养品。但受传宗接代,特别是受人多势大的思想影响,不少人仍有重男轻女思想,因想生男孩而造成多胎生育。
寿诞尊长生日,谓之寿诞。晚辈庆贺长辈生日,叫祝寿。男女分别进、满五十、六十、七十岁……尤为隆重。子女献鞋帽、衣料、酒肉。族人和主要亲友送寿匾、寿联、寿帐、寿酒、寿面。诞日,寿匾、寿帐悬挂中堂,寿诞者坐堂上,子女及至亲晚辈下拜,名曰“拜寿”,主家做赓侧友。新中国建立后,祝寿风气尚存,礼仪从简,一般是子女和主要亲友前往祝贺,办十、二桌酒席即可。80年代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逢寿诞多有操办之风,有的二十岁、三十岁也大摆筵席,少则几桌,多则十几桌。
建房开业
修屋上梁清至民国时期,房屋多为木质结构,正屋中堂两个正柱上的梁木叫正梁,择吉日安放,叫上梁。上梁时敬神,两个木工师傅坐梁木两端,用吉利话语“断(during)梁”,达兴旺。一边断梁,一边向下面围观群众丢糍粑或糖果,然后宴请亲友,叫请上梁酒。80年代以来,城镇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,不用梁木,不行此俗。
新屋落成进居,叫“进伙”,择吉日凌晨,携柴薪、油盐、点燃火把,放着鞭炮进屋入居。亲友送大米、鱼、肉、鸡蛋和镜屏等礼物,鸣鞭炮前往祝贺,屋主设宴,叫请“进伙酒”。
新店开业要举行开业典礼。当日,新店张灯结彩,布置一新,亲友鸣放鞭炮,赠送镜屏、字、画,前往祝贺。店主以烟、糖、水果招待,有的设宴款待。
丧葬
民国以前,民间十分重视丧葬礼仪,凡中等人家,都力求办得热闹,其主要程序有:一是化落气纸。死者落气,放鞭炮,化纸钱,儿孙跪床前,表示送老人上路,打发盘缠,曰“送终”。二是装殓。死者断气后,沐浴更衣,按神位座向,男左女右,移尸堂前,曰小殓。死者身着寿衣,里外三新,鞋帽齐全,口中含金,头盖纸钱,身盖被单,脚下点菜(茶)油灯,供亲友拜奠。三是报丧,小硷完毕,向亲友报丧,孝子下跪,名下礼,亲友前往吊唁。四是人棺,主要亲友到齐,即刹俗称大殓,棺木称老材、寿材或千年屋等,多为生前所备。入棺时,如儿女未到,只入棺,不封口,以候观瞻遗容。五是开吊,入棺后,棺材仍置堂前,一般停3-5日,晚上请村里丧歌手唱“孝歌”,并请僧道开灵、救苦,礼宾主持家祭,孝子披一麻戴孝,守于灵旁有吊唁者孝子回拜。出葬前晚择吉时封棺。六是出殡,移棺于屋外,停柩村口。七是安葬,俗称“出门”。亲友多来送葬。奠仪是祭帐、钱包香纸,孝子设席招待,俗称打丧堂”。棺材盖棺罩,农村多盖被单。8人抬棺,花圈、祭帐前导,孝眷紧挨灵柩,长子捧灵牌或遗像,孝眷执引路幡、哭丧棒,在棺前跪跪拜拜,退着慢行。后面是其他送葬人员及鼓乐队,一路鞭炮不断,鼓乐齐鸣,队伍慢慢移动,俗称“游棺”,一直送到墓地,叫“登山”。接着,将棺材放入墓穴,叫“落坑”。由“地仙”用罗盘定好棺位,呼龙化契,向穴里撒点朱砂,孝子每人用衣襟兜一撮上放入墓穴,再掩土垒坟。返回时,送葬者摘枝青叶插在头上,意谓“四季清泰”。八是应七。老人死后第七天,孝眷请僧道念经,俗称“应七”,分“二七”、“三七”……直至“圆七”(“七七”或“十七”)。富裕人家还做道场,化纸屋。圆七前,孝子居丧,俗称“守孝”。
清代,一服孝子须守孝三年。三年内,院内不贴红对联,孝子不应考,不任官,不婚娶,有些怕误婚期,赶在孝堂结婚。民国时期,这种旧习逐步消失。
50年代起政府倡导移风易俗、殡葬改革,丧事从简,公职人员去世,子女亲属袖戴黑纱,死者单位及身前好友、孝眷亲朋送祭账、花圈,开追悼会,向遗体告别,即行安葬。
80年代起,葬礼大操大办者,不乏其人。瑶族葬礼,原有两点特别习俗:一是唱葬歌,孝眷请来歌师,先请神,然后唱歌,歌调凄婉、低沉大意是:人生自古有生有死,修行得道者,超脱凡尘,升入天堂;恶人则被打人地狱……二是盖棺,如丧父、由伯、叔站在棺前,给跪在下面的孝眷喂酒食,并对孝眷说些“方代荣昌”、“子孙发达”、“兰桂腾芳”之类的吉利话,然后盖棺。如丧母,这种仪式则由舅父主持。50年代后此俗已废。
交往
日常礼节县人敬老爱幼,尊敬师长,注重日常礼节。早晨相见,互道“你早”;饭后相见,互问“呷了饭么”;路途相遇,民国前,流行作揖,今代以握手间好,行人问路,或指点方向,或亲送一程;同路行走,让长者走前;无论熟人、生客到家,都热情接待、让座、敬烟、倒茶,或留餐宿;用餐时由长辈作陪等。
亲友往来主要亲戚朋友之间,逢年节、寿诞、喜庆,互相探望、庆贺。正月初二日,女儿女婿、外甥给岳家、舅家拜年;正月初八,接女儿、姑母回家小住;正月初十左右,岳父、舅父去女甥、外甥家看望;五、六月间,岳母看望女儿、女婿,叫“望夏”;亲友每遇婚丧大事,自动帮忙;平日往来,视家境而异,并无定规。
邻里关系县人信奉“远亲不如近邻,近邻不如对门”,注重邻里和睦相处。传统习惯是“互敬互助,互谅互让,常来常往,有事相帮,婚丧病灾,行礼探望”。彼此之间,通常按辈份长幼称呼。一般在正月中上旬相互请吃新年饭,平时互相帮助,排忧解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