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庙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姓名:李修军
办公电话:0739-4742322
办公时间:夏季:上午8:00—12:00,下午15:00—18:00
冬季:上午8:00—12:00,下午14:30—17:30
水庙镇人民政府办公地址:新宁县水庙镇水庙街
水庙镇主要职能职责
乡镇党委是党的基层组织,领导本地区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;乡镇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,依法行使国家管理和服务职能。其主要职责是:
(一)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;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;坚持依法行政,推进民主政治,加强基层政权建设;做好农业、农村、农民和社区工作。
(二)落实基层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制,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;做好党员管理、发展工作,改善党员队伍结构,提高党员素质;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;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;指导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工作。
(三)规范经济管理,组织指导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;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;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,完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,推进产业现代化;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,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增加村(居)民收入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。
(四)加强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,创造良好环境。推进政务、村(居)务公开;抓好卫生健康工作,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;加强自然资源管理、村镇建设、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工作;加强人民武装、民族宗教等工作;强化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,组织抢险救灾、优抚救助,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、疫情、险情等,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(五)发展民生事业,强化公共服务。搞好公共设施建设,开展社会保障服务,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;发展科教文卫事业,促进精神文明建设;制订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,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。
(六)加强平安建设,维护社会稳定。调解民事纠纷、化解社会矛盾,接待上访群众,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,保证社会公正,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。指导村(居)民自治,推动基层社会建设,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,增强社会自治功能。
(七)按照管理权限,负责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、培养、选拔和监督工作。协助管理好派驻单位人员。
(八)依法依规承担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执法事项。
(九)行使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。
(十)完成县委、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。
伴随着新时代发展的脚步,近年来,在新宁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水庙镇党委、政府带领广大党员、干部,团结2.4万水庙人民,紧紧围绕“旅游活镇、开发兴镇、产业富镇、文化强镇”发展战略,以脱贫攻坚、项目建设、特色产业、文明创建为抓手,以奔跑的姿态奋发前进,成功创建了全国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示范乡镇、全省无邪教活动示范乡镇,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。
脱贫攻坚舞活经济龙头
近年来,在扶贫政策的驱动下,水庙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,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:湾子头村、枧杆山村光伏发电项目总投入96万元,现已实现并网发电,全镇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;石坪村种植的70亩红心猕猴桃和40亩无花果实现年产值70余万元;三塘村村集体场新扩脐橙面积60亩,栽植脐橙近3000株,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。通过深入推广旅游+产业+扶贫的发展模式,该镇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15个,石螺村、火星村、蒋木村的养蛙基地,枧杆山村的哈密瓜种植基地,白洋村、石坪村、伞家冲等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占地总面积达300余亩,带动就业2000余人,成为提高贫困户收入、发展地方经济的生力军。同时,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,该镇加强对企业调研和扶持,凝心聚力抓发展,年产值近1000万元的新欣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招商落户,年创税200万元的富邦实业、鑫荣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型工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壮大。
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
近年来,该镇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,始终把山、林、水、田、路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,加大人畜安全饮水、农田水利、道路交通等项目的争取和实施。
水利建设卓有成效。投入160万元对腊塘、华洋、黄基塘、稗子田,梅子井等5座小型水库进行综合治理。投资900万元有效治理了石螺、蒋木、枧杆山新寨河、龙溪河流域,同时完成维修、硬化水渠100公里,整治山塘25口、病险水库3座,组织水圳清淤280千米,全面改善了水利设施条件,增加了防汛抗旱能力。
交通建设快速推进。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,完成农村公路水泥硬化78公里,实现村村通水泥路。农村公路窄改宽工程顺利实施180余公里,“水麻”公路全线贯通,玉女岩景区道路扩建工程顺利实施。
水利电网不断升级。13个行政村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实施,群众用上了安全、稳定的放心电,也为该镇产业发展提供了用电保障。石门水厂工程一期二、三期工程全面完工,14个村社区安全饮水全面解决,2.4万农村人口用上了洁净、便捷的自来水。
特色产业打造靓丽名片
近年来,水庙镇立足现有的自然资源,不断探索和发展特色产业,促进产业转型。全镇形成了“粮食、脐橙、生猪、楠竹”四大传统产业与“铁皮石斛、反季节蔬菜、特色养殖、珍稀苗木”四大新兴产业共存共荣的产业格局。双阳、枧杆山1000亩中药材基地,石螺、石门1000亩反季节蔬菜及生姜生产基地,石门、伞家冲18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,白洋村160亩铁皮石斛大棚基地,枧杆山、水庙新村梅花鹿养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,铁皮石斛、梅花鹿、中药材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名片。该镇白洋村共有300多户村民,目前有30多户村民种植铁皮石斛,建设大棚40多个,每个棚的收入均到5、6万元。
文明创建保障绿色发展
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,该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,大力实施植树造林、封山育林、保护万峰山、呵护新寨河活动,打击乱砍滥伐和非法洗砂,保护青山绿水,确保水利、森林和国土资源安全,完成人工造林1600余亩,实现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5%。
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,把各村环境卫生整治纳入年度村级考核,落实村级主体责任。按照政府引导、村级组织、群众行动的思路,抓好宣传发动、说服教育、检查评比、规划监督等环节,力争垃圾日清日结,村组环境干净整洁,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有力度、环境有变化,在市县环境卫生检查中排名全市先列。同时,建成乡镇文体中心,坚持送戏下乡、送电影下乡,组织引导乡村文艺队,广泛开展群众健身活动,完成了文体广场、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。现在老百姓跳舞的多了、唱歌的多了、打柔力球的多了、打牌的少了,健康生活深入人心,文明新风吹拂大地,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拉开,美丽农村的蓝图已经绘就。面对新的机遇、新的挑战,水庙镇党政领导班子将与时俱进,开拓进取,凝心聚力,奋发作为,不断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工作的新局面,奋力书写富民强镇的精彩华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