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桥镇位于新宁县西北部,距县城24公里,高桥镇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,全国文明乡镇,湖南省“数字乡村”试点乡镇,全镇总面积164.7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.8万余亩,辖19个村(社区),3.9万人。近年来,我镇坚持项目强镇、烤烟兴镇、市场活镇、企业富镇的发展战略,以南橙北烟为格局,以平安创建为抓手,以数字乡村为契机,大力推进产业发展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高质量衔接乡村振兴。
一、立足“土”,盘活农业农村资源,助推传统产业升级
1、烟叶。烟叶是我镇重点产业,是高桥镇的经济命脉,我镇烟叶产业有20多年的历史,曾连续九年为邵阳市第一大种烟乡镇,同时拥有全市最大的烟叶收购站,在2012年我镇烟叶年产量近5万担,在全省位居第四。近年来,我镇提出让“让烟农能挣钱,让村里不负债”的口号,采取“种效益烟、技术烟、规模烟”的发展模式,由村级流转土地,烟叶合作社培育种烟大户的方式。充分宣传国家对烟叶的扶持政策,进一步调动了烟农的种烟积极性。近年来,我镇以高长线为辐射点带动全镇烟叶生产稳步向好发展,推广落实烟稻轮作面积1000余亩,年均交烟达万担以上,均价31.59元/公斤,收购均价同比增长8.7%,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。同时,烟叶收购通过财政返回的形式,有效盘活了镇本级财政资金,为镇域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2、脐橙。“喜捡黄金叶,喜收黄金果,群众发家致富”是我们高桥一直以来的口号,烟叶作为黄金叶让农民有了可观收入,脐橙作为黄金果是我镇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,我镇共有脐橙32000亩,年产量 2.2万余吨,年销售 1.3亿元。其中老渡村“岩橙”颇受喜爱,受地形条件限制,形成了“石林生脐橙,橙园有奇石”的壮观奇景,相比于普通脐橙更耐储藏,糖度更高,且越储藏其果皮越红,口感越好,糖度越高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以恒发果业出口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国为依托,探索脐橙精深加工,打造脐橙品牌,提升产品附加值,将脐橙的冷链、出口做大做强,带动脐橙的种植、销售,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。
3、茶叶和中药材。久久香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我镇庄姜村新建茶叶培育种植基地,以“公司+农户+基地”为抓手,落实“以茶兴旅、以旅促茶”的新型发展模式,落实茶叶培育种植基地1000亩,同时我们成功引进湖南湘仲药业有限公司,在烟村、中房、大富、井坪集体经济场试点发展有600余亩玉竹、槐米药材基地,以集体经济场示范基地带动各村群众流转土地,因地制宜种植茯苓、黄精等多样化药材,使土地流转“流”出农业活力,结构调整“调”出致富后劲,预计在今年将发展到2000余亩,该公司招募当地劳动地,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问题,达到了既增加群众收入又盘活了村集体经济。
二、聚焦“特”,找准高质量发展路径,助推新型产业壮大
1、农旅融合,打造“岩橙”精品线路。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,我镇立足实际,积极探索农村旅游业发展,邀请长沙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指导,在老渡村,设计了集赏花、采果、登山、垂钓、学习、农家乐等休闲娱乐项目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旅游村镇。百里脐橙连崀山,最美岩橙在高桥,在高桥镇老渡村,我们有长在石缝里让人心旷神怡的脐橙海洋,有别具一格登山漫步的岩橙小道,有莘莘学子钟爱的才华横溢的问勤亭,有独具地方特色浪漫的岩橙小院,有让你惊叹与沉醉的花果同枝,绝对是独一无二的“宝藏打卡地”。
2、招商引资,打造企业发展加速度。这些年我们积极落实招商引资政策,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,成功引进了一批优质工业企业,目前我镇工业企业共有30余家。如芬爱电子有限公司,该公司共187名员工,主要加工无线有源降噪耳机、航空飞行员通讯设备、射击防护耳机、无线音频等产品,采用全自动化的系统注塑,每天可以产出1500台耳机,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兼顾了效率,产品出口日本、韩国等国家,每年加工费达500万,产值达6000万。2024年底该公司建立新厂房,截至目前已增加就业人员100余人,耳机日产量增至2500台,工业的发展给小镇带来最直观的效益就是提供了就业岗位,企业家心系高桥发展,专门设立了脱贫人口就业岗位,高桥户籍职工达140余人,充分解决了高桥镇脱贫人口就业问题,大大拉动了高桥经济发展,增加群众收入。
3、数字乡村,打造多元化综合服务平台。201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》,发展数字乡村势不可挡。2023年我镇被评为湖南省数字乡村试点乡镇。我镇数字乡村建于2022年1月,历经半年时间在全镇19个村(社区)全部建成,数字乡村平台集平安建设、产业信息、防返贫监测、综合治理、基层党建、书记信箱等功能于一体,将产业信息、政策公布在平台内,便于农民第一时间集中掌握重要信息,同时在村主要路口、重点场所设置公共视频监控点,对村重点区域防溺水、森林防火、道路交通、治安进行实时监控,2024年全年,根据AI防控反馈,我镇总警告数632条,其中溺水警告472条,未戴头盔警告156条,通过信息化职能平台运用,高效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。同时,我镇加强与搭建该平台的联通公司合作,通过村(社区)投资“数字乡村”合作运营模式,联通公司负责配备相关设备,村内负责发展联通用户,联通公司将村民使用宽带的费用按60%收益分成比例给村里作为村集体投资收益资金,收益分成按月长期分配,运转较好的村一年可增加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,自建成以来,数字乡村建设给全镇各村带来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,这种合作运营的模式,有效助力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,推进乡村共同致富。
三、瞄准“新”,激活乡村新产业新业态,助推未来产业培育
1、抖音直播带货。我们与时俱进,在全镇开展直播带货专业人员培训,鼓励各村开设抖音账户,进行农副产品直播助农。在中房村由村干部带头开展直播带货,收购邻近群众的农副产品,去年来成功举办了400余场脐橙、土鸡蛋、蔬菜等农产品直播活动,促进了农民增收,让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直达城市消费者。面临销量不稳定的挑战时,我镇积极寻求“新传力量”,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合作,因地制宜制定强化农产品品控分类的解决方案,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,为农产品直播销售筑起坚实的质量防线。
2、发展庭院经济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“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、林下经济、民宿经济”,将其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。庭院经济以家庭为单位,盘活农户房前屋后资源,在促进农民增收、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中发挥着“小而美”的作用。庭院经济是乡村振兴背景下“小切口撬动大民生”的创新实践,我镇老渡村充分利用农户家庭的有限空间与资源,通过精心规划和科学管理,开展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活动,如种植特色脐橙、集中养殖山羊、搭建农家乐、提供民宿等休闲服务,真正实现“一方庭院富一方百姓”。